妳常常覺得自己太胖,一天到晚想要減肥嗎?量量妳的BMI值,越瘦真的越好嗎?今天多家媒體報載,中研院提出了一項調查:「紙片人死亡風險是胖哥胖妹的三.六倍」!完全打破了一般人觀念中「瘦子比胖子好」的觀念,不過調查中也沒有明顯的指出胖的人活得比較健康。
不論如何,想要維持健康狀況,又要保持良好的體態,適當的運動和飲食才是最重要的,千萬別當個不健康的紙片人喔!
中研院:紙片人比胖子短命
中央研究院跨國研究團隊發現,如果是比較死亡風險,紙片人的風險是胖哥胖妹的三.六倍!研究團隊並指出,由於目前BMI標準值為十八.五至廿四,研究認為符合低標的人太瘦了,建議衛生署把「低標」提高到廿二。
依這項最新研究,媒體詢問,曾瘦到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十七.二的林志玲,以及骨感名模姚采穎、歌手孫燕姿是否太瘦,研究團隊認為她們是高風險族群。
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參與國際研究,並提供台灣生物資料庫數據,由台灣、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新加坡等七國四十四位學者,長期追蹤東亞各國一百一十四萬名三十歲以上民眾的BMI與死亡疾病風險,結果有重大發現。
生醫所研究員沈志陽指出,BMI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研究發現,BMI值與死亡風險呈U型趨勢,即最胖與最瘦的兩端,死亡風險高,BMI值廿二.六到廿七.五的中間值地帶,死亡風險最低。
當BMI值超過三十五時,死亡風險增加○.五倍;BMI值低於十五時,死亡風險增加一.八倍,換算後,即紙片人死亡風險是胖哥胖妹的三.六倍,打破國人認為瘦子比胖子健康長壽的刻板印象。
另外,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病因死亡風險,也和BMI值同樣呈U型趨勢。這項研究已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
沈志陽說,過輕的人死亡風險偏高,主因是營養不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目前將國人正常體重BMI值訂在十八.五到廿四之間,但依這項研究看,團隊建議衛生署應把正常體重BMI值「低標」提高到廿二,因為十八.五有點過瘦,不夠健康,但高標仍可維持在廿四。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很珍貴,也具參考價值,但「光看數字,很難看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且活得久不代表活得更健康,BMI的訂定不能只看死亡風險,國內BMI下限是否應上調,有待討論。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 2011 3.23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00302/112011032300047.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