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Action 動起來 (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名熱愛健身的中年男子近日感到氣喘、胸悶,小小運動一下就會喘不過氣來,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肺部已經像80歲的老人。原來他長年吸菸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即使靠運動也無法提昇肺活量。

吸菸恐導致慢阻肺病,跑步和健身也無法挽回。 

都市快報報導,48歲的羅先生到醫院掛呼吸內科,他對醫生說自己最近常常感到喘不過氣,稍微多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並且經常咳嗽、胸悶。

羅先生表示年輕時熱愛健身,每週至少運動兩天,練出緊實的二頭肌和腹肌,身體一直都很健康也不太會感冒。約6年前結婚生子加上工作忙碌,就沒麼多時間健身了。

最近感到氣喘加重後,羅先生又重拾健身習慣,每週至少上健身房一次,但是狀態大不如前,僅慢跑10分鐘就感覺呼吸不過來,堅持了一個月也沒好轉。有一次在機場為朋友送行,只是幫忙提一下行李,才走幾百公尺就差點喘不過氣,讓他有了警覺。

醫生安排羅先生做肺功能檢測,發現48歲的他肺活量只剩2316ml,活像80歲的老人,確診為中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生表示這是一種氣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影響肺臟,好發於中老年族群,慢阻肺是由於持續的肺部損傷導致,過程可以長達5~10年。

再進一步詢問,原來羅先生是20多年的老菸槍,年輕時健身完都要抽上幾根,之後工作壓力大,每天都至少要抽上一包才能提神和消除疲勞。

慢阻肺病因複雜,吸菸是一個獨立顯著的誘發因素,研究顯示,吸菸者患慢阻肺風險顯著高於不吸煙者,25%的重度吸菸者最終會發展為慢阻肺,90%的慢阻肺患者是吸菸者。慢阻肺早期的症狀是反覆咳嗽、咳痰,隨著病情加重,患者會出現喘息、呼吸困難,平時上樓或者稍微運動就會氣喘。因此,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就提示著你需要關注肺健康了。

醫生指出很多人肺活量變差後想靠運動來提昇,但成年後心肺運動只能維持當下水平,並減緩衰退,無法提高肺活量。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原文出處:元氣網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的晝夜關聯

我已經描述過睡眠(或缺乏睡眠)如何影響身體的日變節律。進食或限制進食時間也描述過。身體表述時間的第三種機制是活動。當你有肉體上的活動,身體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白天。這是我會力勸人們離開床鋪,在還沒做別的事以前、在進食前先做一些運動的一個理由。它給身體一個無法否認的訊號說:這是一日之始。晨間運動也會幫助你晚上入眠。在一些研究中,有機會被吸引進行一段運動時間的老鼠,比起那些沒運動的老鼠,睡得比較早,也較早醒來。即使只有一回的強烈運動也會改變老鼠的日變節律。人類的試驗沒有這麼戲劇性,但規律運動的人,有較少的睡眠困難這件事也很明確。在一個研究中,人們到一個完全孤立的設施中生活,如此一來,他們不會有現在是一天中什麼時間的概念。他們按照較短的一天生活,所以每天晚上他們會比前一晚提早大約二十分鐘,被要求嘗試入睡。假想這是以縮短每日間隔去體驗時差。有些人被要求做運動,有些人沒有。經過大約六天,那些被要求運動的人,對於睡眠週期改變的適應,遠比那些沒運動的人快。這種改變是在大腦裡面發生,有較多的褪黑激素(大腦的天然安眠藥)被製造出來。大腦提早釋放褪黑激素,使得他們能提早睡覺。

然而,真正有趣的事在於,這些相同的實驗對象,是被要求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運動。那些在下午或晚上運動的人,在褪黑激素製造上並無等量轉移。事實上,接近睡眠時間的強烈運動,也實際延遲了褪黑激素的製造,讓它較難在光線熄滅後使他們入睡。結果證明,在一日中錯誤時間的運動,使身體的中央日變時的管理者感到困惑,連帶的也困惑了身體細胞和系統。

如果你喜歡在下班後到達健身房,知道這個很重要。許多人認為,運動是一天終了可以擠出時間做的事。任何曾經在下班後爭奪跑步機的人都知道,健身房最忙碌的時段是在下午六點鐘到八點鐘。這意味著,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中,你是在天黑以後運動。這時身體已經逐漸停下來,並準備睡覺。這樣的強烈運動可能使你睡覺時太過警覺,並且過熱。

最近,我遇見一個女性,她似乎做對了每一件事。她現年三十出頭,熱愛運動,也有一種任何人都會忌妒的飲食法。她是一個終生信奉運動的人,認為自己需要劇烈的運動來幫助應付壓力。她的一個問題是,儘管有周到的、一致的上床時間儀式,她晚上就是睡不著。

當我仔細察看她的日常生活時間表,我發現她在下午八點鐘前往健身房,這點表示她這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身體的休息階段做運動。到了她回到家的時候,她的身體完全醒著,仍在出汗,而最重要的是,她餓了。她知道自己不該在健身後再吃東西,也願意試著直接上床。由她的身體架構來看,她從激烈運動獲得很多是真的,而且當她還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她可以堅持運動習慣,而沒注意到太多睡眠困難也是可能的。但是到了三十多歲,身體開始改變了。透過較早起床,和把加強的運動作為第一件事,她將會準備好使自己在工作時較為清醒,而在一天結束時較不清醒和較不飢餓。

當你年紀漸長時,晨間運動對你的日變節律特別有益。在你的四十多歲晚期和五十多歲早期,你需要在早晨給自己的身體強烈的訊號,讓它知道一天已經開始了,因此你才能在夜間入睡。這一點能夠抵消中年能導致失眠的荷爾蒙變化。最近有一個研究,著眼於運動降低老年婦女罹癌風險的效果。幸運的是,研究人員也把參與者在研究期間如何睡眠的問題包含在內。那就是為何我們知道,在早晨運動的停經後婦女較少抱怨失眠。即使那些限制自己早晨只做輕度的伸展運動的人,晚上也睡得較好。那些晚上做運動的人有較多失眠的障礙。當你起床,並在早晨展開活動,你就會更容易在睡前放鬆。

原文出處:元氣網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十歲過後,身體的肌力隨著自然流失而逐年下降,近年來各大高齡醫學會都在提倡「肌少症」的重視。來我們門診的五十肩肩友,經過擴張術療程一整個月的耳提面命,也都知道「肌力訓練」對身體有多重要,尤其是五十肩治好了,很想再重拾運動,讓身體跟以前一樣輕巧,但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肌少症簡易測試:

兩手食指與姆指環繞小腿,縫隙越大越是「肌少症」高危險群。

坊間的運動及肌力訓練相關書籍很多,但要讀起來很不容易,就讓我來向各位摘要介紹吧!

這次的書摘是《Periodization Training for Sports》作者是 Tudor Bompa, Carlo Buzzichelli,中文版是林貴福體育博士總校閱的,中文題目是《週期化運動訓練》,第三版。Tudor Bompa的來頭可不小,他可說是週期化運動理論之父,改變了運動員訓練的方式,成功的讓他的選手拿到多面世界級的獎牌喔!
在門診常常看見因為運動不當,造成肌肉拉傷的病患,雖然認真的運動了,但確因為有些細節沒有注意,而引起其它傷害,反而得不償失。肌力訓練的七個定律,目的就是為了讓運動過程中的傷害降到最低,各位肩友在準備運動之前,請務必把這七個定律記在腦海。

定律一、發展關節活動度
要運動不受傷,關節活動度排在第一名啊!

肌力訓練不是一直訓練肌肉埋著頭猛做就好,關節活動度常常被遺忘。良好的關節活動可以預防關節週邊軔帶及肌肉拉傷,也避免關節承受過多的壓力,肩友們在從事任何運動之前,請務必放鬆及活動關節,尤其是膝、踝跟髖關節這幾個主要關節。

這個定律五十肩肩友一定很有感,尤其是選擇做復健(自己拉)來治療五十肩的肩友,雖然很清楚知道不動肌力會萎縮,但真的執行運動時,常常會覺得「手都舉不起來,怎麼做?」原因就是五十肩沾黏的太嚴重,關節活動度低,讓肌肉根本無從發揮功能,動彈不得。

定律二、發展韌帶與肌腱力量
第二條的定律也不是肌肉本身,而是韌帶(肌肉連骨頭)與肌腱(肌肉連肌肉)。

肌腱連著肌肉與骨頭傳遞能量以產生動作、產生彈性; 韌帶的延展性則影響關節的活動度,然而,肌肉的成長比肌腱及韌帶成長的更快,若是持續性的訓練肌肉,未考慮肌腱與韌帶的解剖學適應期,當肌肉越強,此二者跟不上肌肉變強壯的速度,則會像是小鏈條拉不住長大的大型犬一樣暴衝,造成韌帶及肌腱的受傷。

肩友在重建因五十肩萎縮的肌力時,請務必別猛然一直做,請記住還有兩個小幫手肌腱與韌帶,也要帶他們一起長大!

定律三、發展核心肌力
無論是那個肌力的訓練,都必需注意「核心肌群」的強壯,在強化四肢之前,優先訓練核心肌群,可以讓上下肢努力工作時,有良好的支持與協同。

核心肌群的重要性在五十肩肩友特別重要,原因是當肩部疼痛時,身體會不自主的將肩部前傾作為代償,如此一來,身體傾斜使得背部的肌肉被拉長,又無力撐起,這也是肩友們除了五十肩肩痛以外,還容易有腰酸背痛的狀況,便是核心肌群不夠有力,無法校正代償性的肩部前傾,便產生更多酸痛了。

定律四、發展穩定肌群
肌肉是打群體仗的,一個主要肌肉,其它肌肉會在旁邊幫忙穩定,類似划龍舟時,奪旗者手伸得很長,但後面需要一大群人幫忙划船,穩定肌與作用肌,都很重要。

肩部肌肉也是如此,當手肘彎起來,肩部不動準備投球時,腹部的肌肉就是非常重要的穩定肌肉,以等長收縮的方式穩定身體,亦或是各位肩友準備抱起金孫時,雖是手臂用力,但腹肌也是幫忙支持,讓各位的金孫可以穩穩的被抱在懷裡,感受阿公阿嬤抱著的安全感。

定律五、訓練動作,非個別肌肉
有時在門診,肩友會抱著一堆解剖學的名詞來門診問我,「訓練三頭肌好?還是二頭肌?」肌力訓練的目的應該是教強關節在移動時的效能,而若不是要參加健美先生或是健美小姐的比賽,肩友應該是以整體「動作」做為訓練方式,而非個別肌肉。

如前面說的,肌肉是打群體仗的,例如,假日帶孫子去踏青,他一轉眼看到玩具就跑走了,這時,若要去追回跑走的孫子,我們的身體需要加速,用到的肌肉有膝伸肌、髖部伸肌和蹠屈肌推動身體的上肢肌群,才有辦法跑得比孫子還快,把他抓回來,因此,若是各位肩友常常需要追孫子,必需常常練習加速的動作,而不是只有抬腿運動。

定律六、不在新、在於必要
隨著運動觀念的提倡,運動的種類越來越多元化,好似每一陣子就有新的訓練方式,令人目不暇給,作者特別提出這個定律,提醒大家,不是新的就是好,而是看需不需要。

作者認為,若是想法展腿部肌群,最肌本的「深蹲」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了,不需要什麼新穎的運動方式,只要「深蹲」、「深蹲」、「再深蹲」。

作者特別提出了這點,我非常有感覺,因為在門診,確實許多肩友在五十肩治好後,想要把失去的肌肉再練回來, 知道運動的重要而去參加很多新式的運動方式,沒多久就回來返診,不但沒有長出肌肉,還把肌肉拉傷了。

古人武功雖然派系各異,但是基本功往往沒有什麼花俏的方式,就是要練馬步,很古老、最無聊,但是最重要。

定律七、長期周期化肌力
作者最後提出「週期性」的訓練肌力,比單一肌力訓練更為重要,以四週為單位,三週負荷期再加一週無負荷週的方式,可以讓肌肉有解剖學的適應,研究顯示,多了解剖學的適應期可以讓肌腱與韌帶多增加20%,也就更能讓肌力訓練更有效果,因此,在專業運動員的週期,甚至會長達四年喔!

意思是說,運動不是一天兩天,更不是隨意而至,而是有計劃、有安排的執行運動,能夠讓肩友的運動有感,效果明顯,想想,出國玩也是會安排行程、住宿,安排得越妥當,旅程就越順利,運動也是這樣,計畫越完整,肌肉訓練越順利!

結論
肌力訓練的七大定律,其中真的與肌肉直接相關只有三個(核心肌力、穩定肌群、訓練動作)另外二個是周邊(關節活動、肌腱與韌帶)還有兩個是原則(必要訓練、長期周期),可見肌肉訓練不是蒙著頭提槓鈴即可,需要全面性的規劃。

運動是非常個人化的,特別是大病初癒的肩友,還是需要專業運動醫師開立運動處方,才能在安全又有效的情況下,強健體魄!

 

原文出處:元氣網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有沒有運動的習慣呢?每次的運動時間多長?現今研究顯示,運動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只要每次達45分鐘就可以,對於改善心理健康最有幫助,運動過量反而會適得其反,研究刊登在《刺胳針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

運動可以降低所有原因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和死亡風險,但是運動與心理健康的關係仍不清楚,因此,才有了這個研究。美國精神健康首席科學家Adam Chekroud博士表示,他們針對美國120萬人做研究,請他們報告自己過去30天內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做了哪些運動以及運動的時間、頻率和次數,這些受試者的運動項目也包括照顧小孩、做家務、除草、釣魚、騎自行車、去健身房運動、跑步和滑雪等,同時也請他們評估壓力、憂鬱和情緒的狀況。

分析結果後發現,受試者平均每個月會有3、4天的心理健康狀態不佳、但有固定運動習慣的人,與不運動的人比起來,心理健康不佳的日子減少了約1.5天,也就是少了43.2%;其中從事團體運動、騎自行車、健美操和去健身房,這些運動與心理健康的關聯最為明顯。

有運動習慣的人與過去曾被診斷患有憂鬱症,也不運動的人相比,情緒不穩定的日子減少了3.75天,也就是一個月有7.1天,但對於不運動的憂鬱症患者來說,每個月情緒不好的日子有10.9天。

運動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研究也發現,每周運動3到5次的人心理健康狀況會更好。運動30至60分鐘的人,心理狀況不佳情形減少最多,其次才是每天運動超過90分鐘的人。而如果每天運動超過3小時,心理健康狀況反而不佳。作者指出,進行極端運動的人可能具有強迫特徵,這可能使他們面臨更大的心理健康風險。

綜合以上所述,每周固定運動3至5次、每次持續約45分鐘,對改善心理健康最有幫助,而且不侷限運動種類。

原文出處:NOW健康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即將到來,對於注重健康的人,運動鍛鍊依然無法懈怠,有些人即使外頭低溫多雨,還是堅持出門慢跑或跑馬拉松。

●冬天跑步會傷肺?

有些人認為冬天在外跑步使呼吸加快,導致吸入過多冷空氣,可能傷害肺部。內科醫師Cathy Fieseler在運動網站Runner's World指出,冷空氣傷肺是無稽之談,冷空氣進入呼吸道時,體內暖化機制會啟動,將溫暖的血液從心臟流遍全身,也包括鼻子,另外呼吸道黏膜會幫助冷空氣升溫,這些冷空氣抵達肺時已失去威脅。

冷空氣不會傷害肺,但確實會造成其他影響,冷空氣會使氣管收縮,導致氣喘發作,建議冬天在外跑步的人用圍巾或口罩覆蓋臉部,或者選擇在室內運動。

《果殼網》提醒了3項在冬季出門跑步需要注意的事:

1.冬季跑步什麼時間最佳?
只要是自己能堅持的時間,什麼時候跑步都很好,不分早、午、晚,而且各自有其優點。例如早上跑步可以防止睡懶覺;中午跑步可以防止下午想睡,比午休效果還好;晚上跑步能幫助睡眠。

2.冬季跑步要穿什麼?
用帽子保護頭部、耳朵被風吹,手是全身最容易變冷的部位,所以要戴手套。若氣溫真的很低,建議穿長袖長褲,視情況可戴護膝護肘等保暖護具。

另外還可以在裸露的部位抹上乳液或凡士林,防止受寒龜裂。

3.冬季跑步吃什麼?
由於冬天跑步消耗能量多,應該攝取更多蛋白質,以利肌肉修復和增長。運動流汗會導致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流失,建議多吃些深色蔬菜、豆、奶製品,還要及時補充水分和糖分,每隔20~30分鐘補充一次。

原文出處:元氣網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腸胃衰弱、缺乏造血原料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那就是下腹部凸出的體型。

下腹部凸出,原因絕不單純是脂肪。也不是經常有人說的因為宿便堆積所造成的。

內臟下垂才是下腹部凸出的原因

內臟並未被骨骼固定在一定的位置。都是藉由靭帶或膜附著在其他內臟或周圍組織上,或是藉由肌肉的力量撐在某個位置上。因此,當肌肉減弱,無力再支撐內臟,內臟就會慢慢下垂。而內臟隨著位置的下垂,其功能也會減弱。

最容易下垂的就是胃和腸子。大家經常聽到胃下垂吧。胃下垂者的X光片,可以看到胃的上半部仍在正常位置,但是下半部卻向下延伸。胃下垂時,胃的功能也會惡化。

胃下垂若嚴重的話,與正常的胃相比,消化功能僅及三分之一而已。因此,進入胃中的食物會很難消化,因而長時間停留在胃裡。

腸子下垂同樣會讓功能減弱。由於腸子不會移動,於是糞便堆積在腸子裡而引起便秘。

這樣一來,胃部無法強力收縮,當然也無法進行腸道的清掃。這就是無法製造血液的原因。而子宮位於內臟的最下方,內臟下垂會壓迫到子宮,導致婦女病的產生。

中醫稱這種內臟下垂為中氣下陷。「就是指腹部意味著腹部的氣減弱而使內臟下垂西醫沒有藥物可以治療胃下垂或內臟下垂,但中醫卻有專門治療中氣下陷的中藥。

而中氣下陷被視為無法製造血液的體質:「氣虛」的惡化。

因此,中醫在改善體質之際會優先加以治療下腹部凸出因為不改善腸胃的狀態就無法製造血液不論採取什麼對策都沒有

解決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避免吃太快及吃太飽多花點時間充分咀嚼食物,可以讓食物緩緩進入胃,如果未經充分咀嚼,食物很快就會落入胃中。這樣的話,需要更多時間來消化食物,結果胃的負擔變得更重,更容易往下垂。因此,充分咀嚼、緩慢吃飯是大原則。

重要的是第二種。

也就是鍛鍊肌肉。這裡說到肌肉,並不是要大家將腹肌練成六塊肌。一般腹肌運動鍛鍊的是表面的肌肉,與在腹部裡面支撐內臟的肌肉不同。因此,無論如何鍛鍊表面的腹肌,也無法治好凸出的小腹。

肋骨與骨盤之間容納內臟的空間,稱為腹腔,圍著腹腔的四塊肌肉(腹橫肌、多裂肌、橫隔膜、骨盤底肌群)則為核心肌群。四塊肌肉圍著腹腔,從上下左右施加壓力,才能使內臟保持正確位置。

鍛鍊核心肌群最好的方法就是小腹收縮法

這種收縮法有趣的是不止能鍛鍊核心肌群,而且藉著收縮的動作,能使內臟回到正確的位置。因此,能夠很快地體會到腸胃功能正常化的感覺。

【消除內臟下垂三十秒收縮】

① 背肌挺直站立(這時,肩膀稍向後拉,使肩胛骨靠近)

② 吸氣使腹部膨脹(吸到最後將臀部夾緊)

③ 吐氣使腹部凹陷(以肚臍為中心,整個腹部凹陷,吐氣至腹部與背部幾乎貼住為止)

④ 腹部凹陷的狀態維持三十秒鐘(這時可進行自然的呼吸。臀部依然夾緊)

這四個動作為一組合,進行四次。每天做幾次都無所謂。習慣三十秒收縮後,做家事或工作時也能輕鬆進行。鍛鍊核心肌群,使內臟回到正確的位置後,你將很明顯地可以感覺到腸胃力量的恢復。

下腹凸出不但能恢復平坦,而且可以加速新陳代謝,壓力也消失,身體形成像葫蘆般中央凹陷的形態,身材變得姣好。

這種收縮的動作是近年才出現的用語瑜珈中有所謂的動作也就是內臟攪拌的意思顧名思義一面呼吸同時收縮和挺出小腹使內臟向左右上下移動讓動作比收縮更為劇烈,這種滾胃正是讓腸胃功能正常化的動作,是印度、中國、日本等東洋地區,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的內臟調整動作。

改變飲食方法的同時,讓內臟自然恢復正確位置,在調整腸胃功能和製造血液方面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原文出處:50+(Fifty Plus)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81025-01.jpg

20181025-02.jpg

文章來源:無毒的家 健康生活誌 2018 No21 P13~14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1025-09from克緹雙月刊-201701p12.jpg

20181025-10from克緹雙月刊-201701p13.jpg

文章來源:201701克緹雙月刊 p12 ~p13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1025-03.jpg

20181025-04.jpg

文章來源:2018康思九月 | HUNZAS P36~37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肥胖的人若是能夠增加體內的維生素 D 含量,即可達到更好的減重效果。研究中總計有 38 名肥胖的男性及女性被安排進行一項飲食計畫;結果研究人員發現,體內維生素 D 含量有增加的人比起只有進行飲食計畫的人多減了 0.5 磅。


當進行低熱量飲食的時候,多補充維生素 D 似乎更能幫助減重:血液中的維生素 D 含量每增加 1 毫升,在進行飲食計畫時即可多減去 0.5 磅的體重。


一項更早的研究則發現,光是美國就有超過 75% 的青少年及成人缺乏維生素 D。維生素 D 缺乏症已知會造成各種嚴重的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及心臟病等。儘管研究人員無法確定是維生素 D 缺乏症造成肥胖,還是肥胖導致缺乏維生素 D,兩者之間顯然有密切的關係。

配合鈣質及陽光來攝取維生素 D 也能正確的吸收食物及調節血糖含量。當缺乏維生素 D 的時候通常也會造成鈣質流失,從而導致合酶 (一種會將熱量轉變為脂肪的脂肪酸酵素) 的含量可增加達 500%,顯示缺乏維生素 D 與肥胖之間密切的關聯性。

另外根據一連串的新研究指出,鈣質可能也是有助於減重的重要營養素。除了能幫助改善高血壓之外,似乎也能減少體內過多的脂肪,達到生理健康的功用。然而多數人對於鈣質有著重大的誤解:認為我們可以藉由喝牛奶或是吃起司來攝取鈣質,這觀念實際上完全是錯的。牛奶已知會造成氣喘、便秘及鼻竇炎等慢性病停滯;而起司則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及鈉。

從營養補充品攝取鈣質是更好的方式;例如珊瑚鈣補充錠即是一種方便補充鈣質的方式,綠花椰菜等蔬菜也都含有符合人體所需的鈣質;藜麥含有豐富的鈣質,同時還有大量的完整蛋白質。

即使你沒有在減重,補充鈣質也是必須的,但記得別以為鈣質等於奶製品,那只是乳品業者宣傳的花招罷了,從超級食品、天然食品、蔬菜和超級穀物中攝取的植物性鈣質更好。當然,也別讓本有的鈣質流失了,避免飲用汽水,因為汽水會讓骨骼中的鈣質流失。

文章來源:http://cht.naturalnews.com/?p=6186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2012年才度過短短15天,但已經有不少人放棄新年立下的減肥健身計畫,但美國有項最新研究顯示,運動不只有雕塑身材線條的功能,甚至還可能達成加薪的願望。

美國俄亥俄州(Ohio)克立夫蘭州立大學(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針對1萬2千人的運動習慣及薪水成長幅度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一周進行3次慢跑、游泳或是舉重的受訪者,薪水會增加6%至9%,即使是一個月運動1至3次的受訪者,薪水成長幅度也達5%。

此現象可能是老闆把規律進行運動的行為視為有決心和努力付出的象徵,且常健身的員工因為生理和心理經過鍛鍊,所以在工作上會比較努力,因此達到薪水成長的目的。

主持這項研究的瓦西利奧斯(Vasilios Kosteas)博士也表示,運動不但可以改善心臟健康、體重或是其他身體健康問題,還可以改善心理功能,心理狀況,然而這些都可以轉化成較高的收入

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2/01/16/334-2776738.htm#ixzz1jbwjh8Ay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的家長希望小孩成績好,都會要他們乖乖地坐在書桌前努力讀書,但是這真的有效嗎?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如果想要小孩成績好,最好不要一直逼小孩子讀書,適度地運動不但可以讓小孩更健康,還可以幫助小孩的思維能力與記憶力更上一層樓。
荷蘭VU大學醫學中心(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辛格(Amika Singh)表示,在很多的學校當中,都會要求小孩接受大量的學習,甚至壓縮小孩的運動時間來學習,但是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思維。辛格與同事檢視過去的14篇論文當中,發現到運動與學科之間似乎有一些關連,於是他們開始著手研究兩者的關係。
辛格把實驗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要學校的老師與學生,記錄他們每天運動多久與之後的學業成績;第二部分是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經常進行體育活動,一組則沒有,然後在過程當中,定期給予學科的考試。
在第一部分的結果可以發現到,每天挪出較多時間在運動的小孩,成績比一般的學生來得好。從第二部分的結果也可以觀察到,運動時間較長的小孩,學科的成績表現相對也較為出色。因此辛格認為,如果想要小孩的成績更出色,不要只是逼他在書桌前打拼,而是要多安排一些活動,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669&HN_Yr=0&HN_Mon=0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統計,60%的國人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推估約有數百萬國人是所謂潛在的「弱肌族」。可怕的是,不運動在美國每年造成了二十五萬人死亡,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缺乏運動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超過二百萬,由於現代人的生活型態,這樣的比例可能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李林鍵醫師表示,長時間不運動,肌肉力量及爆發力均變得較差,骨質也容易流失,對突然跌倒的應變能力變差,就容易出現骨骼肌肉系統的損傷,如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甚至骨折等,這是「弱肌族」不運動常會帶來的後遺症。
不只是骨骼肌肉系統損傷問題而已,不運動本身便是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會使血糖、血壓及血脂控制變差,並使得體重增加,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症及肥胖同時亦為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相較於規律運動的人,不運動者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會大大的增加,臨床上發現,心肌梗塞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四十歲或甚至更年輕時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也愈來愈常見。
規律運動可降低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糖尿病、乳癌及大腸癌的發生機率,亦可降低血壓、改善血脂肪濃度及促進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對於體重控制也有幫助。李林鍵醫師說,對於年紀較大者,運動可以協助維持骨質密度及降低跌倒的危險性,也可以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及失智的發生。在心理健康層面,運動可以預防或改善輕度至中度的憂鬱及焦慮情緒,規律運動好處多多。
李林鍵醫師說,要想從運動中得到對身體的好處,重點在於「規律」,運動項目最好簡單容易執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並融入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花費太多的金錢,建議可以找朋友、同事或家人一起運動,比較容易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而持之以恆。
對於沒有習慣規律運動或甚至是害怕運動的人,建議可先嘗試用走路的方式,最簡單也可以減少排斥感,利用休息時間走十分鐘的路是很好的開始,再逐漸增加走路的時間。藉由走路來運動的人,建議每天至少要走7000步以上。例如短距離可用走路代替搭乘交通工具,搭捷運或公車時可以提前一、二站下車,再步行至目的地,走路時亦可快走並加大雙手擺動的幅度。

文章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748&HN_Yr=0&HN_Mon=0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是個容易「好吃懶做」的季節,脂肪不知不覺上了身,有人立志上健身房甩贅肉,卻效果不彰。如何讓健身房成為健身、瘦身的幫手?

1練好基本功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系助理教授李麗晶建議,初學者最好不要一開始就上團體課程,雖然團體課稍有「同儕壓力」,跟一群人一起運動較能持久,但缺點是人多,教練不太可能注意到每個人的動作是否正確,課程設計也無法顧及個別差異,對初學者來說可能是個負擔,課後常常全身痠痛,不想繼續下去。李麗晶建議從走路這種最基本的運動開始。大型健身房通常有跑步機等器材,可以走跑步機20~30分鐘,體能慢慢提升後,再變成快走、慢跑。「先花2~3個月養成運動習慣、訓練基本體能、知道身體的極限,再上團體課會比較安全、有效。」健身教練李筱娟進一步建議搭配肌力訓練器材及伸展動作,可讓健身效果更明顯。建議運動流程如下:
↓熱身:健身房通常會有伸展區,牆上掛著伸展解說圖,運動前可以依照解說圖的說明伸展全身肌肉。
↓有氧運動30~40分鐘:如走跑步機、滑步機、踩飛輪等。
↓肌力訓練15~20分鐘:使用肌力器材訓練各肌群,讓肌肉緊實,身體線條更好看。使用器材前記得看說明,調整適合自己的重量,必要時請教練協助。
↓緩和舒展:重複前述伸展動作。

2設定目標,彈性搭配課程
每個人上健身房的目的不盡相同,需要的課程也不同:

■減重、減脂
以有氧運動為主,例如活力有氧、曲線有氧、拉丁有氧、高低衝擊有氧、戰鬥有氧、飛輪有氧等。這類運動以鍛鍊大肌肉群為主,持續運動超過15分鐘,脂肪就會開始燃燒。建議每星期上三堂左右。
要讓瘦身更有效,建議加入肌力訓練,如槓鈴(BodyPump)、肌力雕塑等課程,或自行使用肌力訓練器材。
李麗晶指出,身體組成可分為淨體重(肌肉量)和非淨體重(脂肪量)兩大部份,肌力訓練一方面可增加肌肉量,一方面減少脂肪量,瘦身效果加倍。
以瘦身為目標的人,她建議課程安排可以有氧、肌力各一半(例如每星期各兩堂),再搭配飲食控制,兩個月內約可瘦1~2公斤;想瘦3~5公斤,大概要四、五個月。她說,有人用拚命挨餓來減肥,事實上只減了水分,體脂肪並沒有減少;用運動慢慢減掉脂肪,同時肌肉量增加,不但瘦得健康,體態也更美。

■練出肌肉、美化曲線
肌力訓練可增加一些。
李麗晶提醒,上團體槓鈴課時教練很難顧到每個人,有些細節得自己注意(例如背要打直、關節不鎖死等),並注意教練的口頭提示。
很多女性不敢做肌力訓練,怕練出像「肌肉男」般的肌肉。「事實上,女性的體脂肪天生就比較多,要練成那樣不太可能,」李麗晶澄清。

■增加柔軟度
安排瑜伽、BodyBalance等課程。不過,李筱娟建議不要只上瑜伽等較靜態的課程,「每個人都需要一些有氧運動,心肺功能好,才有體力、精神做其他運動。」

3動作要精準、到位
例如,有氧課程裡常有踢腿、出拳等動作,做時應該加上力道、讓肌肉收緊,否則亂踢亂揮,做再多也沒什麼用,反而容易傷到關節。健身房最常見的運動傷害部位是膝蓋、腳踝、手肘、肩膀,都是關節部位。
李筱娟解釋,肌肉和關節是相連的,如果肌肉沒有收緊就做動作,只會甩動到關節,容易受傷;當你有意識地控制肌肉,關節只是輔助你完成這個動作需要的角度,就比較不會受傷。

4小小改變,突破瓶頸
固定做某種運動久了,強度、頻率沒有調整,健身效果往往打折。「有些學員已經熟到可以預測下個動作和下首音樂,會覺得沒意思、上課不專心,」李筱娟笑說。最簡單的改變就是調整強度,在動作裡加入更多力道。例如抬膝,抬高一點點和高抬膝(膝蓋約與腰同高或更高)強度就不一樣;踢腿也可有低中高三種高度。

5吃得少不如吃得巧
李筱娟笑說,學員常看到她在吃東西,會問:「你怎麼一直吃還能那麼瘦?」其實食物是「祕密武器」,她常在上課前一、兩小時吃點甜食(但不可吃太油膩的食物或大魚大肉),醣類很快就能轉換成能量,「而且它像火種,可以幫助燃燒脂肪。」運動結束後約20分鐘內,大部份血液還在主要肌群及四肢,最好不要進食,以免消化不良,但過後就可以正常進食,不需要刻意少吃或多吃。李麗晶說,很多人以為運動完要忍住不吃,才瘦得下來,「但這通常有兩個結果:血糖太低而昏倒,或下一餐吃更多。」「車子沒有油,怎麼會動?」李筱娟比喻。她說,過度節食會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差,瘦身更難。聰明上健身房,運動的效果才會看得見。

上健身房超過10年的祕訣
多位資深「健身房達人」分享她們運動超過10年的祕訣:
■呼朋引伴人多力量大,費用上可以爭取到較多折扣,而且可以彼此激勵,形成一點「同儕壓力」,互相督促常去運動。

■考量交通最好選離家或公司近的健身房,否則舟車勞頓會讓人懶得去運動。

■把運動排進行事曆選固定的幾堂課去上,把它當成重要的事,排進你的行事曆,就像學生上課一樣,時間到了就一定要去上,非不得已不輕易缺席。每隔一陣子可稍微調整課程,增加新鮮感。

■不要操過頭任職旅遊業、上健身房近15年的王艾玲說,很多人剛加入健身房時很狂熱,幾乎天天報到,但超過體力負荷,反而造成疲勞、運動傷害,然後熱情不再,愈來愈少上健身房。她的經驗是,一星期去健身房三、四次最適度,「不要為了還本而拚命去,而且我還要留點時間去戶外騎單車。室內、室外運動有不同的樂趣。」

■樂在其中、持之以恆國外研究發現,運動較持久的人,是那些發現運動的樂趣、從中得到回饋的人。所以,常想上健身房給你的好處吧:更有精神、體態輕盈、吃美食時比較沒有罪惡感、睡得好、認識新朋友、下雨天也可以運動、健檢結果沒有紅字、開同學會時你看起來最年輕……,繼續列下去,你會有更多理由愛上健身房。

■要運動,不要傷害。
上健身房運動是件開心的事,不過如果運動到要向復健科報到就不妙了。建議注意下列事項:

■熱身、收操不可少:上團體課程最好不要遲到早退,前幾分鐘的熱身動作有助避免運動傷害,最後幾分鐘的伸展動作可減少乳酸堆積,第二天肌肉不會那麼痠痛,最好確實做完。

■聽+看:做動作前教練會提示重點,例如上飛輪課前,教練會提醒學員調整座椅及龍頭高度、車身長度,以適合自己的身材,建議仔細聽、認真看教練解說,才能盡量減少運動傷害。

■量力而為:健身教練李筱娟說,每個人每天的體力都不同,例如前晚沒睡好、當天工作很累等等,都會影響體力,運動時就要適度調整,不一定每個動作都要勉強自己做到完美。通常教練會示範替代動作,當體力不佳時,做替代動作就好了。她也建議不要一開始就挑戰高難度動作,這樣很容易受傷。她提醒,教練是「有練過的」,學員畢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實在不需要有「我要做得和教練一樣好」的目標或壓力。「運動的效果應該是隨著身體素質的提高而愈來愈好,而不是開始去復健。」

■多問:上完課教練通常會留下來一會兒,如果對剛才的動作有疑問或困難,可以儘量問教練。

文章來源: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5564&page=1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流來襲,氣溫 紬變,應提防心血管疾病,提醒民眾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出門運動之前先做好暖身操,而且因為天亮較晚視線不佳,最好等天亮後才出門。

冬天天氣冷,民眾喜吃高熱量食物,再加上不喜歡動,體重直線上升不說,還使得心血管疾病患者急速增加。

台南市議員林美燕因應冬天裡類似疾病越來越多,邀集台南市消防局、衛生局、社會局等單位,將於週六舉辦「活出健康、動出快樂、給人歡喜、自己高興」活動,將在現場教導民眾如何注意冬季的居家及運動安全。

衛生局表示,冬日裡運動究竟該注意什麼?首要之務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其次就是注意安全,尤其是老人家,最好天亮後再出門。

「先在家裡做暖身操後才出門,老人家一定要注意保暖,脖子要包好,而且現在天亮地比較晚,最好等天亮後才出門比較安全」

衛生局也提供適合冬天進行的運動,例如瑜珈、滑冰、自行車、高爾夫球、慢跑、散步等供民眾參考。

消防局副局長吳明芳也提醒冬天裡居家,務必注意供氧是否足夠,即使天氣再冷,門窗也不要全數緊閉,平日多加強用電及瓦斯安全。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氣溫一降低,整個人都少了點勁,只想懶懶窩在床上、沙發裡。但在寒冬中,身體愈不活動,愈容易出問題──筋骨僵硬,血液循環變差,尤其身體末稍的手腳,老是冷冰冰。
還有生活、工作的焦慮、壓力降低身體的免疫功能,讓冬天四處招搖的感冒病毒很容易找上你。
如何溫暖舒服度過今年冬天?
試一試我們提供的幾招瑜伽體位法,再配合按壓穴位、調息呼吸,可以讓氣血循環變好,身體不易失溫冰冷,而且能提升對抗感冒病毒的戰鬥力。
有些動作甚至沒有場地限制,能隨時練習。像在辦公室裡精神不濟,注意力無法集中時,不妨站在自己座位上,做幾分鐘「扭轉式」,再來個10次「完全呼吸法」,為身體帶進大量氧氣,馬上提神醒腦,趕走呵睡蟲。現在就起身動一動吧!

【預防感冒】
眼鏡蛇式
1.俯臥地上,全身放鬆;下顎內縮,額頭觸地;雙手貼近胸旁,手心貼地;雙腿併攏,腳背貼地。
2.吸氣,慢慢抬起頭部,頸部後仰,肚臍、下腹貼地,雙手彎曲放鬆,成「半蛇」狀。
3.繼續吸氣,雙手臂略伸直,將上身舉起,放鬆肩、頸,肚臍、下腹貼地,眼睛向上凝視天花板。
4.雙手臂放鬆,慢慢讓身體放下,下巴先著地,額頭再觸地。
5.臉轉向左側(右臉貼地),雙手平放身體兩側,左腿微彎,調勻呼吸,休息30秒之後,再重新做動作。如此重覆5~10次。

魚式
1.平躺地上,兩腿伸直,自然呼吸。
2.舉起上身,手肘撐地,雙手放在臀部旁邊。
3.仰頭、伸展頸部,至頭頂觸地,維持此姿勢10~20秒。
4.稍微抬高胸部、抬起頭部,將身體及頭部緩緩平放下來。
5.瑜伽大休息──平躺,頭、頸、身體呈一直線,下巴微收,兩腿張開與肩同寬,雙手手心向上,平放身體兩側;身體完全放鬆,調勻呼吸,意識保持清醒。
6.休息30秒之後,再重新做動作。如此重覆5~10次。
◎功效:強化心肺功能、預防感冒。

淨脈法(又稱鼻孔交替呼吸法)
1.正坐。舉起右手,彎曲食指及中指,貼至掌心,將拇指放在右鼻孔上方;無名指及小指放在左鼻孔上。
2.拇指輕壓住右鼻孔,由左鼻孔深深吸一口氣,吸氣之後,用無名指及小指輕壓住左鼻孔,然後放開右鼻孔上的拇指,由右鼻孔緩慢將氣呼出。
3.右鼻孔的氣呼出之後,隨即由右鼻孔深吸一口氣,吸氣之後,用拇指輕壓住右鼻孔,然後放開左鼻孔上的無名指及小指,由左鼻孔緩慢將氣呼出。
4.重覆上述呼吸方法10~20次。
◎功效:淨化鼻腔、提神醒腦,並可以預防感冒。

【增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
蝴蝶式(又稱吉祥式)
1.正坐,兩腿合併伸直。
2.兩腿分開,將腳跟往內收,儘量貼近身體。
3.雙手抓住兩腳,兩腿上下拍打地板,如蝴蝶展翅,輕拍雙翼;動作中保持自然呼吸。
4.也可用雙手下壓膝蓋,輔助雙腿拍打地板。
◎功效:改善因久坐辦公室,運動量少,或中年之後身體僵化,使血液循環不良,手腳經常冰冷;女性勤練此式可以鬆弛股關節,改善經期不順。

按壓穴道
湧泉穴:位於足心,腳底板彎曲時的凹陷處。
1.用拇指腹由下往上推,或順時針旋轉,會有痠麻感。
2.每天早晚、左右腳各按1~3分鐘。
◎功效:改善腰痛、便秘、腳部冰冷等。

勞宮穴:位於掌心橫紋中間,握拳時,中指及無名指指尖點到的手掌中央處。
1.用拇指指尖、指腹按住穴位,會有痠麻感。
2.每天早晚、左右手各按1~3分鐘。
◎功效:改善手麻及手部冰冷現象。

【提神醒腦,擺脫昏昏欲睡】
扭轉式
1.雙腳平行站立,與肩同寬,保持自然呼吸。
2.右手放在左肩上,將身體推往左後方,左手自然甩向右後方。
3.左手放在右肩上,將身體推往右後方,右手自然甩向左後方。
4.重覆2~3動作,連續轉動身體10~20次。
◎功效:促進新陳代謝,提振精神,改善嗜睡;調整脊椎歪斜,強化脊椎,端正姿勢;改善便秘及消化不良。

完全呼吸法
1.金剛坐或站立。
2.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意識觀注於呼吸上。
3.緩慢深長地吸一口氣,讓氣充滿肺部,肺部下壓橫隔膜,腹部突出,胸部擴張,肩膀微升起;然後,緩慢呼氣,肩膀下降,胸部回縮,橫隔膜回到原處,腹部回縮。
4.一吸一呼為一次,重覆5~10次。
◎功效:幫助吸進較多氧氣,增加血液的含氧量,並加速新陳代謝,使精神充沛、注意力集中。

動作設計:台灣整體瑜伽陳景圓
文章來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7023&page=1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1-23 新聞速報 台灣醒報/林宜靜

「好『骨』氣才有健康,骨質疏鬆莫輕忽。」國民健康局今天指出,75歲以上老人中,每4人就有1人遭受骨質疏鬆威脅。此外,過胖或過瘦、及停經婦女,罹患骨質疏鬆風險更高。專家提醒多攝取鈣質食物、少喝咖啡、避免熬夜及多運動,都能有效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機率。
國民健康局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有7.6%國人患有骨質疏鬆症,且會隨年齡加重。其中7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4人有1人有骨質疏鬆的問題。而骨質疏鬆患者男女比例分別為4.6%、10.5%,女性明顯高於男性,特別是女性停經後,患有骨質疏鬆的比率更高達35%。
國家衛生研究院教授郭耿南今天出席記者會表示,骨質疏鬆素有「健康的沈默殺手」之稱,只要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可能造成骨折,且患者易發生跌倒、骨折、住院、失能等問題,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也容易引發感染而死亡。
郭耿南也指出,「過重或過輕和肥胖也容易患有骨質疏鬆。」他提醒民眾,平時就需控制好體重,不僅可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也可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抗鬆防跌多運動,全民擁有好骨氣。」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提醒民眾,年輕時多儲備「骨本」,可攝取牛奶、起司、豆腐等富含鈣質食物,少喝咖啡和避免熬夜,多曬太陽以增加維生素D,也要多從事走路、慢跑等運動,增加骨質密度,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率。
為了讓國民更加了解骨質疏鬆問題,國民健康局也編製《骨質疏鬆症臨床治療指引》,在各縣市衛生局所、署立醫院及醫學中心都可免費索取。此外,在國民健康局網站(www.bhp.doh.gov.tw)、健康99衛生教育網(www.health99.doh.gov.tw)也有提供電子書下載。
文章來源: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30518+132011112301044,00.html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走有益健康,就連馬英九總統,也熱愛健走的「微喘」感覺。不過,醫師提醒,健走既簡單又輕鬆,但只走到「喘」,不代表達到運動效果,若體能允許,至少要連續走1小時,才能有效訓練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表示,健走不需任何裝備,人人都可上手。只要穿輕便服裝、運動鞋,掌握「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原則,若1小時能走上4公里,不但能訓練心肺功能與肌耐力,還可消耗約30大卡熱量。


新光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指出,激烈跑步易增加腳踝、膝蓋,以及髖骨等部位壓力,健走不但能訓練肌耐力,腿部關節與骨骼負擔相對較小,是很適合各年齡層的有氧運動。


韓偉以健走等「有氧運動」為例,以成人每分鐘心跳約60至70下計算,每分鐘心跳數應增加30至35下,並持續20至30分鐘,才能達到運動效果。


韓偉強調,短暫健走幾步就喘,多代表心肺功能與肌耐力不足,所以,單是走到微喘,不能算達到運動效果。他建議,應依個人體能,循序漸進拉長時間,最好能走滿1小時,讓心跳增加與微喘,才能達到強化心肺功能與燃燒脂肪的效果。


還要留意「步距」、「步頻」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說,靠健走達到運動效果,除了行走時間要夠長,還可留意「步距」與「步頻」。所謂「步距」,是指行走一步的距離,將身高減去100公分,就是最適合的健走步距;而「步頻」,是指走1分鐘的步伐數,健康成人每分鐘應要走滿100步,民眾可依自己體能量力而為,循序漸進訓練。


不過,不少人沒空、怕累怕流汗,不願花時間運動。簡文仁表示,對於久坐不動的「麵龜族」,有動總比沒動好。他建議宅在家的人,若想動動筋骨,可試著從拖地、掃地,訓練四肢與上背部的肌肉協調性與力量。家庭主婦若要買菜,可繞到較遠的菜市場;公車族可提早1、2站下車走路;上班族可多喝水,增加起身、上廁所次數等,都是「動起來」的好方法。







全文網址: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722722.shtml#ixzz1dwXxshZV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uropean Pressphoto Agency)

在9月底於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鋼管舞大賽(World Pole Dance)上﹐有位名叫馬蒂‧希爾茲(Matty Shields)的澳大利亞小伙子繞著一根銀色長管倒立旋轉﹐向下方望去﹐他眼前是清一色的女性評委、以女性為主的觀眾以及延續幾十年的定勢。他希望率先打破性別限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官方認可的鋼管舞之王。

現年26歲的希爾茲是參加年度世界鋼管舞大賽決賽的首批七名男選手之一。希爾茲身著飾有羽毛的白色服裝﹐衣服敞開﹐袒露胸部。他雙手握住鋼管﹐讓身體伸展開來﹐與地面平行﹐將“扯旗”動作展現在將信將疑的觀眾面前。

源自脫衣舞俱樂部和床笫之間的鋼管舞一度受到排斥﹐它被視為一種帶有歧視女性色彩的活動﹐女性扭曲自己的身體﹐給男性帶來視覺快感。但近來一些女性努力為鋼管舞正名﹐視其為健身運動﹐以期讓挑逗性得到升華。一些人甚至呼籲國際奧林匹克委員(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將鋼管舞列為奧林匹克競技項目。

但當男性也尋求在鋼管上起舞時﹐頑固的禁忌又浮出了水面。

“鋼管舞者”希爾茲說﹐當我把自己做的事情告訴別人的時候﹐大家會很震驚地說﹐“不!鋼管舞是女人跳的。”他說﹐其實鋼管舞也可以跳得很陽剛。希爾茲還是個護理學專業學生。

對希爾茲這樣的男性來說﹐與女性爭奪鋼管已經成為一項阻力重重的使命。在布達佩斯郊區的體育館中舉行的世界鋼管舞錦標賽中﹐有39名女性參與角逐單人舞和雙人舞獎項﹐同時有七名男性勇敢地參加了比賽。

代表英國在布達佩斯參加比賽的法國人基姆‧馬蒂內(Keem Martinez)說﹐人們都說女性在男性的世界里立足不易﹐其實男性在女性的世界里立足也很難。

跳鋼管舞時﹐要用腿或者手臂勾住一根鋼管或黃銅管、繞著管子做出舞蹈動作﹐正規的鋼管舞訓練與任何體操訓練一樣﹐都要做俯臥撐、負重練習及其他力量強化訓練。幾年前﹐有關英國演員裘德‧洛(Jude Law)通過練習鋼管舞塑身﹐為拍電影做準備的消息讓媒體紛紛預計男性會進入鋼管舞圈。教練們稱﹐男性應該具有一些優勢﹐他們的上身力量更強﹐做“握管轉體手翻”(twisted grip handspring)和“鉛筆造型”(pencil pose)等動作比較理想。多年來﹐西方國家的男性鋼管舞者一直不無嫉妒地看中國弟兄們表演爬桿﹐這是一種與鋼管舞類似的雜技藝術﹐悠久的歷史使其得以與色情絕緣。

英國各地的培訓班已開始面向男性打廣告﹐許多比賽也向男性群體敞開了大門。但男性從未爬升到頂層。位於威爾士加的夫的鋼管舞者舞蹈工作室(Pole Twisters Dance Studios)曾發佈過初級培訓班廣告﹐但後來放棄了開班計劃﹐因為經過兩個月的推廣只有三名男性前來。

上個月底﹐鋼管舞教練凱‧彭尼(Kay Penney)在英格蘭南部的一個度假村主持了一次週末健身活動﹐她帶來13個便攜式鋼管﹐希望能夠打破性別界限。她的第一堂課有52名女性參加﹐但只有一名男性。她說﹐男人擔心自己的伴侶會說他們。

一些男性鋼管舞者還擔心被女性說三道四。在男女混合的課堂里﹐女性會擔心男性到場只是為了色迷迷地打量她們。因此戴維‧查爾頓(David Charlton)在英格蘭曼徹斯特上第一堂鋼管舞課時就大聲談論他與男性的親密關係。他說﹐我相當坦率……我要告訴大家我到那兒不是為了看女人。

但有些男性表示﹐女性總是試圖防著他們。出生在美國海軍家庭的廷貝爾‧布朗(Timber Brown)從警官學院退了學﹐想在拉斯維加斯成為職業舞者。布朗說﹐女性潛意識里不想讓男性參與﹐因為這是她們能緊緊守住的專屬領地。布朗曾想在布達佩斯“為美國爭光”﹐但他無法獲得資助。

在舉辦鋼管舞世錦賽的體育館里﹐很少有觀眾是來看男子比賽的。38歲的匈牙利人埃斯特‧洛倫佐(Eszter Lorenco)說﹐我來這兒是來看女子比賽的﹐這是一項女子運動。她37歲的丈夫若爾特‧德埃爾(Zsolt Deer)頻頻點頭稱是﹐他說:“沒錯﹐是女子。”

男子比賽開始後﹐一些男性觀眾退到了酒吧里。

來自布達佩斯的28歲電腦程序員馬泰‧莫爾納(Mate Molnar)說﹐我有點接受不了。

法國人馬蒂內以人魚形象登台亮相﹐雙腿被閃閃發光的魚尾遮住﹔他掀開魚尾﹐露出鑲著魚鱗狀亮片的短褲﹐這時響起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這一定是水下之愛”(This Must be Underwater Love)。馬蒂內繞著鋼管旋轉、上下滑動﹐體魄堪比訓練有素的體操運動員﹔在他轉體、旋轉、軸轉時﹐又帶著芭蕾舞般的優雅。

當馬蒂內和其他男性舞者攀上鋼管﹐他們便用舞蹈來訴說故事。

去年11月﹐希爾茲在澳大利亞植物灣(Botany Bay)的一個酒吧里參加了一場全部為女性的比賽﹐他說﹐當他攀上鋼管時﹐觀眾罵他是同性戀。

他說﹐“我做了個扯旗動作﹐他們不做聲了﹐隨後我做了掛膝懸垂﹐贏得了觀眾的喝彩。”在布達佩斯﹐希爾茲認為他是全球唯一一個澳洲原住民風格(Aborigine)鋼管舞者﹐他的衣服和頭發上戴著羽毛﹐和著現代土著風格音樂起舞﹐他希望“融合”澳洲原住民的鳥舞和鋼管舞﹐形成一種“非常有靈性的舞蹈。”

但希爾茲沒能獲得金牌。來自俄羅斯的葉夫根尼‧格雷什洛夫(Evgeny Greshilov)奪得男子單人比賽冠軍﹐他在“出發﹐傑克”(Hit the Road, Jack)的歌曲伴奏下表演了具有運動風格的鋼管舞。協助組織該活動的阿爾瑪‧皮爾納(Alma Pirner)稱讚他“具有極強的力量和體操能力。”

不過希爾茲也沒有空手而歸。他與自己的搭檔、藝名為米歇爾‧夏默(Michelle Shimmy)的女性合作的表演獲得雙人比賽銅牌。當粉絲在比賽後圍上來與夏默合影時﹐希爾茲退到了一邊﹐但有位激動的男性粉絲邀請他合影﹐讓他感到挺開心。

相機閃光燈亮起的時候﹐他說﹐“我們一直在爭取平等﹐今晚我們打出了一記響拳。”

文章來源:http://www.hkcna.hk/content/2011/1021/117463.shtml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跑步是大家熟知的快速減肥方法,怎樣跑步才能達到最好的瘦身效果呢?小編為你整理了跑步減肥的全方面知識,讓你了解跑步、愛上跑步,快來看看,選擇運動減肥,讓自己健康又苗條!
一、跑步對減肥的好處
1、跑步是最方便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能將體內的葡萄糧充分燃燒,轉化為新的能量消耗掉,堅持跑步配合飲食控制,不僅能減肥成功,而且不易反彈。
2、跑步不需要花費一分錢:多麼經濟的運動,只在一個場地,便可健康減肥。
3、跑步彈性很大,任何時間都能開始:早晨、下午、夜間,隨時隨地,想跑就跑。
4、跑步降脂又減壓:跑步可以注意力、清理頭腦,邊減肥邊使大腦得到釋放,整個人都會感到舒暢。

二、跑步前的準備
在跑步前做適當的準備運動 ,讓身體在運動前進入狀態,不容易發生關節、肌腱的扭傷。
準備運動沒有硬性規定必須做些什麼,通常都是拉伸肌肉,壓壓腿、扭扭腰,手腳各關節也要活動一下,需要注意的是動作盡量做到位,時間在十分鐘左右,隨便動兩下就達不到熱身的效果。

三、跑步的各種方式
1、慢跑:根據自己能適應的速度與強度,用自己喜歡的步伐來跑。慢跑可能達到健美體型、降血脂的效果,而且難度不大,適合沒有運動習慣的MM喔!
2、原地跑:原地跑可以很好地鍛煉到上半身,配合上手臂的大幅度擺動,對拜拜肉很有效果呢。
3、加速跑:體力較足的MM可以選擇這個。在身體進入狀態後逐漸提高速度,一直到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為止,然後再逐漸停下來。加速跑能讓熱量得到最大限度的燃燒,跑完你會覺得全身都得到充分運動。

四、跑步的時間
1、時間段的選擇:下午兩點到四點是強化體力的好時間,人體肌肉承受能力比其他時間要高50%。傍晚五點到晚上七點,人的運動能力達到最高點,適合跑步減肥。飯後是不適合運動的時間,會妨礙消化,時間長了會傷害胃,要休息30~45分鐘才能跑步喔。
2、時間的長短:跑步的時間不是越久越好,若想達到脂肪燃燒就要達到40分鐘以上,沒有運動習慣的MM如果一開始堅持不了也別逞強,應使用漸進的方法,今天20分鐘,明天25分鐘,慢慢去達到40分鐘。

五、跑步後
1、跑步後不要馬上坐下或躺下休息,慢慢散步回家,晚上可用熱水泡泡腳,按摩下大小腿,讓肌肉放松下來。
2、跑步後也要注意飲食控制,人在運動後食欲會大增,這時候便要小心了,不要立刻進食,也不要吃高熱量的食物,應當在運動半小時後吃些水果蔬菜等的減肥食物。

六、如何預防蘿蔔腿
大家最關注的一個問題,很多人運動不瘦反而長肌肉,提供大家一些預防建議。
1、腳跟著地,再由腳跟滾動到腳掌。這樣跑可以減肥對踝關節的壓力,不會刺激小腿肌肉的生成。
2、跑步時間不夠再加上跑步後大吃大喝也會造成蘿蔔腿,跑步後要做些拉筋運動,鬆弛緊繃的肌肉。

七、跑步消耗的熱量
快走(一小時8公裏) 555 卡 每小時
慢跑(一小時9公裏) 655 卡 每小時
快跑(一小時12公裏) 700 卡 每小時
原地跑 277卡每小時

文章來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yn.xinhuanet.com/health/2011-10/31/c_131221940.htm

Action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